山东临沂罗庄区付庄街道大河湾村
本站网址:
344460.108cun.com
将本站设为浏览器首页 将本站加入到收藏夹
人文趣事

那一年 我在傅庄大河湾吃了九个大馒头

发布时间:2023-09-22 21:29:41     阅读:236 举报

本文作者:摄协会员、 爱心文化传播中心理事长、临沂旅游摄影家协会主席:翟小锋


大河湾的故事

“兄弟,咱们去傅庄大河湾去吃鸡吧?”

堂哥翟茂东比我大一岁,和我一起光屁股长大,一起读书,一起走向社会。改革开放之初,我们就像《大浪淘沙》里的四兄弟,从家乡劳模店子村走出来,我到临沂当上了吃国库粮的工人,他起早贪黑,走街串巷卖起了服装。后来经过艰苦创业,他成为成功人士,现在赋闲在家,游山逛水,清闲自在。

虽然家乡已渐行渐远,但我们儿时培养起来的感情也算血浓于水。所以现在时不时聚在一起喝喝茶,聊聊人生,回忆回忆过往。这不,茂东哥又张罗着我们几个曾经的小伙伴去大河湾看看。

“俺哥来,这大河湾的鞭炮很牛,没听说炒鸡多好吃呀。”

说起大河湾,我真的很不陌生。大河湾村是我们这里有名的鞭炮之乡,家家户户都会做炮仗。所以在年集上卖鞭炮的基本都是大河湾的村民。他们站在集市的土丘处,或者直接站在桌子上,高举着竹竿,扯着嗓子高喊一声:都来听,都来看,大河湾的鞭炮不响不要钱!然后点燃一挂鞭炮,响声惊天动地,引来群众的一片欢呼声。好事者会大声疾呼撺掇卖鞭的人:真响,再来一挂!卖鞭人也很爽快,高兴地说:等一会,你放心,咱大河湾的炮仗买一挂,放一挂,咱还送一挂。

“你看你孤陋寡闻了吧,咱一位老兄自己建了一座生态农场,他种的白菜萝卜不用一点化肥,都是用豆子当肥料,小鸡是自己养的,蛋是自己下.......蛋是自己的小鸡下的。这些都不重要,关键他有故事。”

“好,俺哥,咱马上就去,你可别说我是个吃货,咱可是喜欢听故事的人。”

经过近几年的改造、提升,五路一河的规划建设已经让罗庄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交通非常便捷。从沂蒙南路风驰电掣,不一会就到了大河湾村。

金玉生态农业公司刘立玉老兄早早在村头等着我们,他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淳朴、实在,鬓角的头发白了一些,眉毛浓黑而整齐,一双眼睛炯炯有神,显得非常干练。他不笑不说话,说话时,会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。

在井然有序的村内水泥大道穿行,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新房子,墙体上撰画着美丽的山水、乡俗文化,和墙根的花圃交相辉映,显得非常大气。村民都穿戴得干干净净,老远就给我们笑着打招呼。看着眼前的一切,这哪里是印象中的农村呀,像极了安放心灵的避暑山庄。

立玉老兄一边给我们介绍大河湾村这几年发生的日新月异新变化,一边讲起大河湾商、周、汉文化,还有村里村外的龙泉寺,龙王庙,竹墩寺,兴龙桥,汉百城,老龙潭,老母庙....说到蜿蜒绵长的龙河(涑河)时,他眼里噙满泪水,满含深情地说:龙河有三十三湾之称,河宽三十多米,水深三米,龙河胜似玉带,是咱们附近村民的母亲河。

“打住,这个地方怎么这么熟悉,小时候,我曾经在这里吃过九个大馍馍。”

站在兴龙桥上,吃着刚从地里拔起的“凤梨”萝卜,突然想起童年时曾经走在这座桥上,那段记忆虽然早已经模糊。但故地重游,脑海里那个童年的我又逐渐清晰起来,封尘已久的往事,立刻冲开记忆的闸门,如翻腾的浪花涌上我的心头。

堂姑是从劳模店嫁到大河湾老刘家的。我七、八岁时,堂姑家的大表哥娶媳妇,作为娘家人,我们兄弟要来喝喜酒,吃八大碗。

说起八大碗,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可谓人间极品美味,碗里激荡着家乡的味道和人世间的烟火气。小时候,村里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,年幼的我们吃嘛嘛香,而又很少能吃到油水足的菜肴,最盼望的就是亲戚本家有个结婚喜事,穿上新衣服,去凑个热闹,吃个肚大腰圆。

不过,这样的好事一般轮不到我们这些排行老二的头上,基本都是老大出面,我对这种不公平待遇深恶痛绝,但也无能为力。到大河湾吃八大碗本来也是大哥的事,但他正好那天去临沂考试,我总算捡到一个好差事,可以名正言顺去大快朵颐。

穿上压箱底的“迪卡”衣服,我随着堂姐翟茂娟、堂哥翟茂群他们沿着小涑河(当地人称龙河)一路向南,来大河湾喝喜酒,吃八大碗。

以前偶尔出来参加喜宴,都是在家人带领下,现在独当一面,也要装模做样,不敢太放肆,设想的大块吃肉,大碗喝汤的场景没能实现。

因为父亲一直言传身教:要“有理数、有人样”,只有同桌长者捯菜后我才能捯,别人停筷我立马正襟危坐,最后,只能随着同桌喝喜酒的人,很矜持地吃了三个大馍馍。

茂娟姐很开朗,像个男孩子,看到我“非常雅致”的吃相,嘴都笑歪了。吃完席以后,她拍拍我的肚子,悄悄对我说:你还真能装来,没吃饱吧?

我狠狠瞪了茂娟姐一眼,扭头就走。

走在大河湾村头的兴龙桥上,望着桥边的炮楼浮想联翩。这时,茂娟姐和茂群哥追上我,茂娟姐递给我一个小包袱。我打开包袱一看,里面有六个馍馍。

我很惊讶:这是怎么回事。

茂娟姐煞有其事地说:你喜酒喝得少了吧?这叫回礼,每个人都有。就是怕吃八大碗的人和你一样,不敢放开吃,吃个半饱怪难受,于是就给回个礼,让你路上别饿着。

我不知道这是茂娟姐给我开玩笑,就很认真地点了点头,然后拎起装着六个大馍馍的包袱,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。

涑河两岸鸟语花香,河水潺潺,清澈见底,成群的鸭子随着河水的荡漾而嬉戏,有的安安静静,顺水而下;有的拼命地拍打翅膀,相互追逐,平静的水面上,泛起粼粼的波光,一道道波纹散去,洁白的水花溅起,又落下。

沉浸在如此美景中,我不能自已,开心地在河边欢呼雀跃,当然会时不时地掰下一块馒头放在嘴里,回到距离大河湾不到八里的劳模店家中时,六个馍馍竟然被我全部拿下。

茂娟姐吓坏了,带着哭腔给我母亲说道:婶子,我就是给他说着玩的,他却当真了,把六个馍馍都吃了,再加上酒席上吃的三个,都快有三斤了(那时馒头大,三个有一斤),这可咋办呀?

母亲脱下我的上衣,望着我那油光瓦亮的肚子,心疼地说道:你看你,这肚子比你怀孩子的二嫂子肚子还大了。难受吧?

我的肚子像个倒扣的铁锅,肚脐眼都凸成一个包。此时此刻,我才感觉肚子有些胀,嗓子眼里仿佛有股向上的力量,一波一波往上涌。

母亲不换不忙,安慰茂娟姐“没事的”,随即便拿起家里一个行军的水壶(父亲的学生当了军官,来我家看望父亲时送的),倒上热水,笑着对我说:咱去杨河湾找你大大(父亲的意思)去。

重新走在涑河边上,我开始觉得有点累了,头重脚轻,步子也迈不动了。

母亲一边跟我说笑,一边拉着我的手鼓励:还男子汉大丈夫,走这点路就不行了吗?红军两万五千里怎么走的?

就这样,我被母亲拖着走在涑河岸边。偶尔,母亲打开水壶,让我喝一小口水。

走到三凤桥上,我突然感觉内急。母亲笑了,从兜里递过几片草纸,让我到地里“处理大事”。

那时候,“处理大事”都是用坷垃头子擦屁股。但我母亲很讲究,打小就不让我们用坷垃头子,都是将草纸撕成片,让我们用草纸解决。

从地里出来,我感觉肚子也不是那么涨了,头也不懵了。母亲摸摸我的肚子,长出一口气:行了,咱不去找你大大了。我还得回家干活。走,抓紧回家。

如今,我再次来到大河湾得兴龙桥上,畅想回不去的童年,那段日子,虽苦,却很甜。

今天的大河湾村,早已没有我记忆中的样子,正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快步前进。

村里是荷塘、花圃、垂柳、亭台、墙画、小桥流水……,村外是田地阡陌纵横,秋风一吹,泛起一波又一波的金黄色浪花。涑河岸边,绿树成荫,风景优美,空气清新,好一派农村新景象。

初心难忘,砥砺前行,愿大河湾村的明天更加美好!